全球第一博客---缠中说禅

回目录 上一篇 方舟子,手淫贝壳、意淫大海! 上一篇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6) 下一篇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8) 下一篇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8)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7)

2006/10/30 15:20:18 周一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详解:这一章,七个字,没一个难字,但千古以来,都是错解。所有的解释,基本都按朱熹《论语集注》而来。朱熹认为:“放,依也。”按这解释,“放”就发上声了。而后来所有的解释基本都成了“如果一切行事以求利为目标,就容易招致他人的怨恨(或自己心中容易产生怨恨)”,最多就把“放”解释为“放纵”,基本意思还是一样的,就是把“利”当成恶的,或者是引发“怨”的事情。
 
     而实际上,如果“放”真的就是“依”,那为什么不直接用“依”?“依于利而行,多怨。”,这样不更清楚?后世论诗有所谓诗眼,好诗的诗眼是不能改的,就像大家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绿”字就没法改,在汉语中,就再也找不到一个字可以替代的。而《论语》时代虽无诗眼一说,但《论语》,中文第一书,里面的用字有着中文第一书应有的准确性与不可更改性。试想,那沐猴而冠的吕不韦纠集些三教九流之人弄了本杂说《吕氏春秋》都敢吹嘘“一字千金”,改一字都不行,又何况这中文第一书的《论语》呢?
 
    “放”,应该发去声,包含“放弃、放纵”的意思。可能所有人都要问,“放弃”和“放纵”,这两个意思不刚好反了?在这句里,“放弃”意味着不按“利”行事。既然不按“利”行事,又何来放纵?而“放纵”意味着惟利是图、放纵而行。既然是惟利是图,就谈不上“放弃”了。“放弃”的不能“放纵”,“放纵”的就不“放弃”,放弃利益和放纵利益,两个极端,怎么能同时出现在“放”的解释里?其实,正是这“放”字包含了这表面上相反的两个意思,才使得这“放”字成为诗眼而不可更改。《论语》,中文第一书,不仅仅道理上,连用字这么小的细节上,也可以傲视千古。这个“放”字,绝对算得上“一字而有神”。
 
     “放于利而行,多怨。”就是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而行,都会产生“多怨”的结果。其实,现在的人对于这句话,肯定会更容易理解。计划经济年代,都是放弃“利”而行,结果是“多怨”;而市场经济年代,放纵“利”而行,结果还是“多怨”。这句话的合理与高明之处,从这两个时代的对比中,就不难发现了。更高明的是,这两种相反的情况,用一个“放”字就包含了,这就像伯牙之“高山流水”,唯一可惜的是,千古以来,竟然罕有知音。本ID这里发前人所未发,也算当一回子期了。
 
       对“利”的放纵与放弃都是不对的,这和上一章所说的“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的精神是一致的。“齐”模式代表的是对“利”的放纵,而“鲁”模式代表的是对“利”的放弃,这都违背了“圣人之道”善恶并举、文武并重,“一阴一阳、文武之道”的基本原则。所以必须要“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最终归于“圣人之道”。而“利”不单单指通常理解的“利益”,“利益”是一个后起义,“利”的本义是“锋利”,在“人不知”的社会,“利益”当然是最锋利的东西,其最终结果就是“贫富”之相。但更重要的是,“利”除了表现为静态的利益,也表现为一种动态趋势性,这里,更多体现出其本义“锋利”来了。
 
       就算同在“人不知”的社会里,水平也有高低之分。“人不知”必然有“怨”,但“少怨”总比“多怨”好,用现代术语,就是社会矛盾缓和总比社会矛盾激化要好。“放于利而行,多怨。”说的就是“人不知”社会的一个总规律,即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而行,都会使得“怨”增加,都会最终使得社会矛盾激化。而“利”总是相对的,站在“贫富”之相上,对“富”者“利”的放纵,往往就意味着对“贫”者“利”的放弃,反之亦然。
 
       要实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就绝对不能违背“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人不知”社会的总规律,绝对不能放弃或放纵“利”而行,要充分把握其“利”,所谓用其刃而不被其刃所伤。只有这样,才可以有资格谈论对“贫富”诸相的“不相”,否则,连“利”之所向都无所把握,又如何能“不相”其最终结果的“贫富”诸相呢?行“圣人之道”的君子,首先要是“知人”,如果自己都还“不知”,又如何去让“人不知”之相“不相”?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不尽量用这世界上的知识武装自己,是没资格当儒者的。
 
(待续)
 
严禁抄袭,违者必究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8)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一)
 
 
浏览“缠中说禅”更多文章请点击进入缠中说禅
回目录 上一篇 方舟子,手淫贝壳、意淫大海! 上一篇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6) 下一篇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8) 下一篇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8)

显示回复

回复

只显示缠师回复
缠中说禅 2006/10/30 15:36:47 周一
继续公告

有人发现回帖被删掉,这一定是新浪自动或手动干的,本ID是不删帖子的,请各位回帖不要带链接和敏感字,估计就不会有问题了。
 

老麻花 2006/10/30 15:38:27 周一
[“放于利而行,多怨。”就是无论违背还是放纵“利”而行,都会产生“多怨”的结果。其实,现在的人对于这句话,肯定会更容易理解。计划经济年代,都是违背“利”而行,结果是“多怨”;而市场经济年代,放纵“利”而行,结果还是“多怨”。这句话的合理与高明之处,从这两个时代的对比中,就不难发现了。更高明的是,这两种相反的情况,用一个“放”字就包含了,这就像伯牙之“高山流水”,唯一可惜的是,千古以来,竟然罕有知音。本ID这里发前人所未发,也算当一回子期了。]

不管当时如何解, 针对当下,老麻花是觉得数女此解真是漂亮极啦!!!  

敬告数女小妹妹, 老麻花今日将此贴转去<<儒学联合论坛>>



阿欣 2006/10/30 15:44:11 周一
偶然走进你的空间,感觉这是个超级水平的博客人,人气很旺,
你的博客写得很不错!加油!
'''╭⌒╮⌒╮.',''',,',','',. ╬╬╬╬
.╱◥██◣''o┈欢迎常来我的小窝坐坐~~~. 
︱田︱田田| '',,',.o┈~~~ 
╬╬╬╬╬╬╬╬╬╬╬╬╬╬╬╬╬╬╬╬ 
白丁 2006/10/30 15:52:25 周一
呵呵
解释得好!
Q 2006/10/30 15:58:55 周一
QIANG REN JIU SHI QIANG
专干的棍 2006/10/30 16:19:31 周一
你要求又“射”又“不射”的,难道要“还精补脑”?
不知之人 2006/10/30 16:28:52 周一
本人也曾三读论语,数访孔家,终究迷惑“不知”。今日多次研读数女作品,茅塞顿开,醍醐贯顶。
特别是应该将论语重新排列这个观点启发最大。当今之版本,简直是杂乱无章,动拉西扯,如果按照一定的思路——如“本ID”,大义微言的论语必将纲举目张,融会贯通,大放异彩!

期待中。。。。
王东坡 2006/10/30 16:32:04 周一
彻底服了。
王东坡 2006/10/30 16:34:00 周一
博主不单讲解论语,还说了很多古文化的知识,这样很好,请继续下去。
MM 2006/10/30 17:26:47 周一
拜读,真个解释太好了。
缠中说禅 2006/10/30 17:33:53 周一
[匿名] 老麻花 

 ========
没问题
 
缠中说禅 2006/10/30 17:34:20 周一
[匿名] 王东坡 

 
2006-10-30 16:34:00 
博主不单讲解论语,还说了很多古文化的知识,这样很好,请继续 
 
---------------
好的
缠中说禅 2006/10/30 17:35:02 周一
[匿名] 不知之人 

 特别是应该将论语重新排列这个观点启发最大。当今之版本,简直是杂乱无章,动拉西扯,如果按照一定的思路——如“本ID”,大义微言的论语必将纲举目张,融会贯通,大放异彩!

期待中。。。。 
============
一定
有风南来 2006/10/30 19:36:20 周一
确实有新意,放好板凳,继续听讲。
拜托 2006/10/30 19:55:51 周一
拜托老大,您能不能少去东博书院去留言呀!
孔老师对你已经是最宽容了,你的广告也做了不少了,该收收了;
做什么事都讲究度,不能得寸进尺呀。
阿双 2006/10/30 19:59:41 周一
好!实在是好!
直追南怀靳老先生和!
nn 2006/10/30 20:13:43 周一
楼上真是吃饱了撑的,皇帝不急太监急,连孔庆东都还给予积极的评论与支持,你算哪门子葱啊,楼主宣扬自己的文章并不为自己某利益,而是为世道人心,谁都有看与不看的自由,但你不能不让别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吧,谁也没有把你拉来,在孔那里的文章你不看还不行吗?
拜托 2006/10/30 20:22:25 周一
你的文章写的不错,我承认;我只是说你不要去留言。
爷们干你 2006/10/30 20:41:16 周一
楼主快写呀,快点出版,快上电视,别让CCTV上课总是见些老头子,我们要看美女上课。
爷们干你 2006/10/30 20:42:50 周一
[匿名] 阿双 

2006-10-30 19:59:41 
好!实在是好!
直追南怀靳老先生和! 
 
====
你没看到楼主批南的文章?南解的《论语》远没有楼主精彩。
uuu 2006/10/30 21:10:38 周一
数女有胆去天涯帖出来,我一定将你按地上把你肚子搞大
nn 2006/10/30 21:52:39 周一
请教各位:有谁知道楼主这样解释<“放”,应该发去声,包含“违背、放纵”的意思。>的出处或依据?谢谢
罗锅 2006/10/30 22:10:13 周一
[匿名] nn 

2006-10-30 21:52:39 
请教各位:有谁知道楼主这样解释<“放”,应该发去声,包含“违背、放纵”的意思。>的出处或依据?谢谢

===========
数学妹妹的独门工夫!!!!!!哪里有什么出处呀??????????????“放”的几种解释,字典用不就有了吗??????????????????????????
罗锅 2006/10/30 22:12:43 周一
[匿名] 拜托 

2006-10-30 19:55:51 
拜托老大,您能不能少去东博书院去留言呀!
孔老师对你已经是最宽容了,你的广告也做了不少了,该收收了;
做什么事都讲究度,不能得寸进 
 
=======
数学妹妹去那里是打架????????????孔肥肥都认输不敢迎战!!!!!!!小喽罗算什么呀?????????????????????????????????
罗锅 2006/10/30 22:13:49 周一
[匿名] uuu 

2006-10-30 21:10:38 
数女有胆去天涯帖出来,我一定将你按地上把你肚子搞大 
 
==============

敢碰数学妹妹????????????先把你多余的东西给弄了!!!!!!!!!!!!!!!!!!!!!
士敏 2006/10/30 22:19:54 周一
楼主解释得很好,就是某些看客有失斯文。这里是谈《论语》,不是搞性派对,虽然楼主气度大,不和你们计较,不删你们的帖子,但能不能自觉点,毕竟很多人在看的。
罗锅 2006/10/30 22:22:08 周一
[匿名] 士敏 

2006-10-30 22:19:54 
楼主解释得很好,就是某些看客有失斯文。这里是谈《论语》,不是搞性派对,虽然楼主气度大,不和你们计较,不删你们的帖子,但能不能自觉点,毕竟很多人在看的 
 
=========
你在说俺????????是那些人用粗话骂数学妹妹先!!!!!!!!!!!俺看不惯不可以吗??????????????????????
士敏 2006/10/30 22:42:41 周一
我没有针对任何人,只是说说自己的看法。毕竟是讨论《论语》的地方,斯文一点也是应该的。
uuu 2006/10/30 23:26:06 周一
礼不下庶人时孔子斯文不?
狗吃屎香,人闻屎臭∶
用孔子的思维模式讲孔子,当然都是漂亮话,用人类的思维模式讲孔子,孔学就是邪教文化,孔子就一牲畜.
 
孔孟的那一句话是鼓吹阶级仇恨的?
1."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民只是霸王成就霸业的主体工具(本),不是鼓吹阶级歧视是什么?
2.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皇权(国)之固危为治国目的,民只是皇权(国)利用的主体工具(本),不是鼓吹阶级歧视是什么?
3."有教无类"=(圣人)先将人分类 后才有 教无类,这明摆着的搞阶级分类,然后恩赐 低级者 有教.

4."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最毒.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典型的和佛五戒同一级别智商的弱智者的谎言,
古中国 民是谁家的民?社稷是谁家的社稷?
奴隶为重,主人为轻,正常人会说?逻辑上,主、奴 共荣 是主、奴关系的最高上限。
  
如果皇帝强制执行“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那么该怎么做才不危害自已的皇位?
  
  举近代的例子,“人民万岁人民是国家主人” 就是“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白话版,
  保证政权牢牢巩固在“人民”手里的办法是∶鼓动不知情民众 革 政友政敌的命(文革)、三反五反、打死地主资本家、农村户口、城市户口、阶级斗争天天讲等,总之,脑子白痴不会“主动”行使权力凡事由“仆人皇帝”决断的人才有资格做国家和皇帝的主人,脑子不白的人都得死。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好看,本质却是鼓动皇帝 愚化白痴化人民的邪教理论!本质与字面意思刚相反,“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好话说尽坏事干绝的祖师爷是也。
  
  
  古中国和佛教国家一直是愚民治国,弱智者的谎言 成名言,初期 是政治统治的需要,后期是民众智商普遍真低的结果∶谎言重复千遍成真理(考试高分不是智商高)。
  
  古时,言论绝对独裁,只有皇帝一家之言,人又相对单纯,多数人信皇帝树的权威的言论,
  孔子哪时越胡说, 印度邪教越横行中国、
  越胡说, “君要民死,民不得不死”和“诛九族”越横行、
  越胡说,和尚出身的朱元璋越下令“凌迟”处死犯人要刮3600刀才让犯人死,比元朝蒙古人“凌迟”处死犯人最多用360刀多十倍,
  
  孔子有什么本事说服现代的中国人:
去掉印度佛邪教、 
去掉鼓动不知情民众造反的毛文革文化,
去掉农村户口、暂住证、计生证、农民工等等?
山在那 2006/10/30 23:28:11 周一
不错,学习了。
uuu 2006/10/30 23:28:11 周一
如何简洁地区别儒佛与上帝的不同

现代人评估一门社会学说的价值,关健是看这门学说维护怎样的 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学说里的学问是维护某种 人与人 关系 的方法,学问说得越好听越能维护学说所要维护的 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

1.儒维护,圣人君子永远伟大光明正确的 圣主民奴 关系.
典型例子,君要民死民不得不死;君子坦荡荡,小人常xx.
2.佛维护,佛权贵 天生 伟大光明正确的 佛主民奴 关系.
典型例子,西藏转世活佛.
3.道...
4.上帝维护,上帝是人类天父,人永远成不了上帝,人与人永远是人格平等的兄弟姐妹关系.

佛、儒宗教(文化)架构都是 人人有机会成圣人、成佛永远伟光正,死不认错,
而实际上人不可能伟光正,于是圣人、佛 用暴力、谎言来强制维护自己的伟光正,也就是说,佛、儒文化只能出暴力、谎言政治,包括暴力选举政治和谎言选举政治,中国人深有体会吧?
只有上帝一神 永远伟大光明正确 的西方,人类永远不完美,人没有改历史美化自己和祖先的必要.这是西人诚信、政治宽容的基础.
    
文化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针,"圣人"独霸文化思想制高点,后人不不能比前人聪明,下级不能比上级高明,什么主义也救不了傻和守旧.

干掉"圣人"文化,让后人能超越前人,是中华强盛的基础.

宗教(文化)架构不同,必然导致具体文化道德的不同,如:
1.中国圣人 人伦道德之 己所不欲莫施于人,言下之意就是 己所欲施于人,这是为维护圣人永远伟光正而有意留下的后门:圣人所欲强施于人.
2.耶苏人伦道德之 待人如己,言下之意就是人人平等,凡事要换位思量的意思.这有效地维护了圣经 人与人永远是人格平等的兄弟姐妹关系的价值观.





uuu 2006/10/30 23:43:16 周一
说说朱教授论毛功过

下面是共产宣言书中的总结段落,是共产宣言的精神所在:
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

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

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

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

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

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

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
************************************
泰山松 2006/10/31 00:04:27 周二
上面反孔的人,看看司马迁《史记》里对孔子的评价: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泰山松 2006/10/31 00:06:08 周二
史记·孔子世家 
 
作者:司马迁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郰人袂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饘于是,粥于是,以餬余口。’其恭如是。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厘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韂,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是时也,晋平公淫,六卿擅权,东伐诸侯;楚灵王兵强,陵轹中国;齐大而近于鲁。鲁小弱,附于楚则晋怒;附于晋则楚来伐;不备于齐,齐师侵鲁。 

  
泰山松 2006/10/31 00:06:44 周二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干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乾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问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坟羊。” 

  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吴客曰:“谁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社稷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厘姓。在虞、夏、商为汪罔,于周为长翟,今谓之大人。”客曰:“人长几何?”仲尼曰:“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于是吴客曰:“善哉圣人!” 

泰山松 2006/10/31 00:07:32 周二
桓子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醳之。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阳虎为乱,欲废三桓之适,更立其庶孳阳虎素所善者,遂执季桓子。桓子诈之,得脱。定公九年,阳虎不胜,奔于齐。是时孔子年五十。 

  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曰:“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乎!”欲往。子路不说,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用我,其为东周乎!”然亦卒不行。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柰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泰山松 2006/10/31 00:08:03 周二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孔子遂适卫,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泰山松 2006/10/31 00:09:03 周二
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去即过蒲。月余,反乎卫,主蘧伯玉家。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巿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过曹。是岁,鲁定公卒。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遂至陈,主于司城贞子家。岁余,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赵鞅伐朝歌。楚围蔡,蔡迁于吴。吴败越王句践会稽。 

  有隼集于陈廷而死,楛矢贯之,石砮,矢长尺有咫。陈愍公使使问仲尼。仲尼曰:“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信道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贡楛矢石砮,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肃慎矢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分同姓以珍玉,展亲;分异姓以远职,使无忘服。故分陈以肃慎矢。”试求之故府,果得之。 

泰山松 2006/10/31 00:09:38 周二
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及吴侵陈,陈常被寇。孔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于是孔子去陈。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 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卫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问曰:“蒲可伐乎?”对曰:“可。”灵公曰:“吾大夫以为不可。今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以卫伐之,无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灵公曰:“善。”然不伐蒲。 

  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儙月而已,三年有成。”孔子行。 

  佛肸为中牟宰。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曰:“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今佛肸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孔子击磬。有荷蒉而过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泰山松 2006/10/31 00:10:08 周二
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杀之乃从政。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乃还息乎陬乡,作为陬操以哀之。而反乎卫,入主蘧伯玉家。 

  他日,灵公问兵陈。①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与孔子语,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复如陈。 

  夏,卫灵公卒,立孙辄,是为卫出公。六月,赵鞅内太子蒯聩于戚。阳虎使太子絻,八人衰绖,伪自卫迎者,哭而入,遂居焉。冬,蔡迁于州来。是岁鲁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齐助卫围戚,以卫太子蒯聩在故也。 

  夏,鲁桓厘庙燔,南宫敬叔救火。孔子在陈,闻之,曰:“灾必于桓厘庙乎?”已而果然。 

  秋,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康子曰:“则谁召而可?”曰:“必召冉求。”于是使使召冉求。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子赣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冉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陈迁于蔡。蔡昭公将如吴,吴招之也。前昭公欺其臣迁州来,后将往,大夫惧复迁,公孙翩射杀昭公。楚侵蔡。秋,齐景公卒。 

泰山松 2006/10/31 00:10:40 周二
明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他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孔子闻之,曰:“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去叶,反于蔡。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然。”曰:“是知津矣。”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他日,子路行,遇荷莜丈人,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复往,则亡。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闲,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泰山松 2006/10/31 00:11:08 周二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 

  其明年,吴与鲁会缯,征百牢。太宰嚭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贡往,然后得已。 

  孔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是时,卫君辄父不得立,在外,诸侯数以为让。而孔子弟子多仕于卫,卫君欲得孔子为政。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何其正也?”孔子曰:“野哉由也!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夫君子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行。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泰山松 2006/10/31 00:12:21 周二
其明年,冉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于郎,克之。季康子曰:“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有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曰:“孔子何如人哉?”对曰:“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质诸鬼神而无憾。求之至于此道,虽累千社,夫子不利也。”康子曰:“我欲召之,可乎?”对曰:“欲召之,则毋以小人固之,则可矣。”而卫孔文子将攻太叔,问策于仲尼。仲尼辞不知,退而命载而行,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文子固止。会季康子逐公华、公宾、公林,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夡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泰山松 2006/10/31 00:13:00 周二
其于乡党,恂恂似不能言者。其于宗庙朝廷,辩辩言,唯谨尔。朝,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入公门,鞠躬如也;趋进,翼如也。君召使傧,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是日哭,则不歌。见齐衰、瞽者,虽童子必变。 

  “三人行,必得我师。”“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使人歌,善,则使复之,然后和之。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达巷党人(童子)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曰:“我何执?执御乎?执射乎?我执御矣。”牢曰:“子云‘不试,故艺’。” 

  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鉏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行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泰山松 2006/10/31 00:14:01 周二
明岁,子路死于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哀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赉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毋自律!”子贡曰:“君其不没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余一人’,非名也。”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赣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頉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 

  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尝为魏相。 

  子慎生鲋,年五十七,为陈王涉博士,死于陈下。 

  鲋弟子襄,年五十七。尝为孝惠皇帝博士,迁为长沙太守。长九尺六寸。 

  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国。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蚤卒。安国生卬,卬生驩。 

泰山松 2006/10/31 00:14:50 周二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泰山松 2006/10/31 00:16:15 周二
反孔的人,先看看司马迁是怎么说的。
哈哈 2006/10/31 00:30:25 周二
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不尽量用这世界上的知识武装自己,是没资格当儒者的。

要求太高了,还是当超女吧,哈哈。
狂歌 2006/10/31 00:43:54 周二
“违背”和“放纵”,这两个意思不刚好反了?“违背”的不能“放纵”,“放纵”的就不“违背”了。
请问“违背”和“放纵”意思怎么会刚好相反?您老ID“放”的错误是越来越低级了。还有什么“不同而同,大不同而大同”之类明显荒谬可笑的废话在此博客居然和者甚众。是不是觉得文字很好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难怪有人叫嚣文学已经死亡。依我老人家看,世界文学前景如何尚不知,但中国文学若如此下去,离死不远矣。
凡事必有后果,新中国多年以来的重理轻文终于导致今日人文学科满目疮痍,经济类也是如此。不过由于经济类比较有利可图,近来有所改观,我老人家就认识一些原来学理工科的混不下去了,半路改行,考上经济类的研究生,然后凭借其数理方面的优势,较强的逻辑思维,短时间内在该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有的已经混上博导,当然好处也捞了不少。而文学则积弱难返。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中国的人文学科最要命的是缺少优秀的人才,唯有人才才可以使中国文学起死回生。
要吸引人才,其中有一点是要培养大家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凭心而论,在这点上您老ID做得不错。
司马光 2006/10/31 01:08:14 周二
一上来就看到楼上的大放厥词,真倒胃口。

这位的理解力很有问题,还攻击这里的其他人,太不地道。违背利益,不按利益行事,和放纵利益,刚好是两个极端,这不很清楚的事情。楼主后面还专门解释了:

“计划经济年代,都是违背“利”而行,结果是“多怨”;而市场经济年代,放纵“利”而行,结果还是“多怨”。”

还有,你这人不地道的地方就是乱引用楼主的话,楼主从来没说过“不同而同,大不同而大同”,楼主的原话是:

真正的“大同”,不是“同而大同”,是“不同而大同”,要“不同”,首先就要成就其“大”。无其“大”,就无其“不同”。无其“不同”,就无其“大同”。

是你说的意思?

做人要谦虚点,别一上来就把这里的人都打一棍,你以为你是谁?


司马光 2006/10/31 01:14:56 周二
楼主解释很有新意,别受某些人的影响,坚决支持。
故人来 2006/10/31 06:39:50 周二
[匿名] uuu 

2006-10-30 21:10:38 
数女有胆去天涯帖出来,我一定将你按地上把你肚子搞大 
 

 你这人说话真没学问。有事说事有理说理,弄这么一句出来,真是影响市容。

罗锅听命——把这u拖出去,随便处理了。
我都说 2006/10/31 08:19:17 周二
钱穆先生为文史大家,国学大师,尤对孔子与儒家思想精研甚深甚切。其《论语新解》号称最好的注本。我读后感觉钱公只着重于字句的注释,其可读性竟比不上数女! 数女的解读更旁征博引一些。

真不知数女乃何方神圣,其渊博精深竟在钱穆之上!

你出版此书我订购100本赠送朋友。再请你签名送我一本,也好让我在杯盏交错间向那些暴发户朋友显耀一番。我到时去天涯留我的邮箱给你,请你出书后留下邮购地址和付款方法给我。

另外,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一句好象所有人都犯了望文生义的低级错误,把“养”误为“教养”,错也!我想“养”应解为“相处”,故应重新解读 为:“只有女子与小人(交往时)是难以相处的,(女子)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还请你高人考证之!
haha 2006/10/31 08:20:25 周二
读了几遍了,以后常来.
TTT 2006/10/31 10:26:07 周二
有些人的口就是脏
利乐有情 2006/10/31 11:22:31 周二
缠缠正解。
钱钟书先生早有发明,参观《管锥编》开篇。
丁白 2006/11/02 10:11:22 周四
细微之处见精神。
烧卖 2006/11/09 22:24:08 周四
哈哈,引用一句台词:"高,实在是高."
狂歌 2006/11/17 12:17:29 周五
TrackBack by 狂歌

  您好,我阅读了您的这篇文章后,发表了一些我的评论,希望可以与您交流。
  我的文章《狂歌评缠中说禅《论语》详解之十七
  文章摘要:
狂歌评缠中说禅《论语》详解之十七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缠人在这章解说“违背”和“放纵”,这两个意思不刚好反了?“违背”的不能“放纵”,“放纵”的就不“违背”了。以下是我对她的质问:   请问“违背”和“放纵”意思怎么会刚好相反?(其实“违背”和“放纵”本意是不可能相反的,只是在这里硬被缠人搞成相反的了)您老ID“放”的错误是越来越低级了。还有什么“不同而同,大不同而大同”之类明显荒......
    阅读全部内容

jh8113 2006/12/25 17:50:49 周一
闻高手论述,开心。
九匹狼 2007/07/20 11:49:37 周五
今天已经学到这里了,高兴,留个脚印.---发前人所未发,前无古人,也不必古人
新浪网友 2007/07/26 20:17:13 周四
pete
学生 2007/09/03 08:19:52 周一
老师早上好!继续学习......
新浪网友 2007/10/24 13:28:51 周三
详细字义


--------------------------------------------------------------------------------

◎ 放 fàng

〈动〉

(1) (形声。从攴( 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2) 同本义 [banish]

放,逐也。——《说文》

见伯夷之放迹。——《楚辞·悲回风》

卿大夫外淫者放。——刘向《列女传》

放驩兜于 崇山。——《虞书》

放弑其君则残之。——《周礼·大司马》

放其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齐放其大臣 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齐策》

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 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4) 又如:流放(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方去);放伐(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君);放徒(放野。放逐于野);放远(远逐);放废(放逐罢黜);放迁(放逐)

(5) 舍弃;废置 [abandon]

放,弃也。——《小尔雅》

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书·康诰》

(6) 又如:放丢(扔,丢放);放绝(废弃);放蔑(废弃蔑视)

(7) 解除约束;释放 [free;release]

昔毛宝放龟而得渡。—— 马中锡《中山狼传》

休放往来人闲走。——元· 关汉卿《窦娥冤》

(8) 又如:把俘虏放回去;放赦(宽赦;赦免);放脱(放走);放免(放赦。释放,赦免);放遣(释放;遣散);放释(释放)

(9) 免去;免除 [exempt from]

任事者知不足以治职,则放官收。——《韩非子·八经》

(10) 又如:放良(官府或主人放免奴婢脱籍,使之成平民);放官(免职);放退(免职,退职);放税(免税)

(11) 放纵,恣纵 [let oneself go;indulge]

秋天的风 2008/02/12 14:31:20 周二

     [匿名] uuu 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6-10-30 23:26:06 
礼不下庶人时孔子斯文不?
狗吃屎香,人闻屎臭∶
用孔子的思维模式讲孔子,当然都是漂亮话,用人类的思维模式讲孔子,孔学就是邪教文化,孔子就一牲畜.
 
孔孟的那一句话是鼓吹阶级仇恨的?
1."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民只是霸王成就霸业的主体工具(本),不是鼓吹阶级歧视是什么?
2.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皇权(国)之固危为治国目的,民只是皇权(国)利用的主体工具(本),不是鼓吹阶级歧视是什么?
3."有教无类"=(圣人)先将人分类 后才有 教无类,这明摆着的搞阶级分类,然后恩赐 低级者 有教.

4."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最毒.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典型的和佛五戒同一级别智商的弱智者的谎言,
古中国 民是谁家的民?社稷是谁家的社稷?
奴隶为重,主人为轻,正常人会说?逻辑上,主、奴 共荣 是主、奴关系的最高上限。
  
如果皇帝强制执行“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那么该怎么做才不危害自已的皇位?
  
  举近代的例子,“人民万岁人民是国家主人” 就是“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白话版,
  保证政权牢牢巩固在“人民”手里的办法是∶鼓动不知情民众 革 政友政敌的命(文革)、三反五反、打死地主资本家、农村户口、城市户口、阶级斗争天天讲等,总之,脑子白痴不会“主动”行使权力凡事由“仆人皇帝”决断的人才有资格做国家和皇帝的主人,脑子不白的人都得死。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好看,本质却是鼓动皇帝 愚化白痴化人民的邪教理论!本质与字面意思刚相反,“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好话说尽坏事干绝的祖师爷是也。
  
  
  古中国和佛教国家一直是愚民治国,弱智者的谎言 成名言,初期 是政治统治的需要,后期是民众智商普遍真低的结果∶谎言重复千遍成真理(考试高分不是智商高)。
  
  古时,言论绝对独裁,只有皇帝一家之言,人又相对单纯,多数人信皇帝树的权威的言论,
  孔子哪时越胡说, 印度邪教越横行中国、
  越胡说, “君要民死,民不得不死”和“诛九族”越横行、
  越胡说,和尚出身的朱元璋越下令“凌迟”处死犯人要刮3600刀才让犯人死,比元朝蒙古人“凌迟”处死犯人最多用360刀多十倍,
  
  孔子有什么本事说服现代的中国人:

-
以"人不知"的眼光看世界,自然还是"不知".
灵魂剃刀 2008/04/15 20:54:06 周二
每个人都是在解说世界,而大家往往说的都不一样,世界却只有一个。  
我们是在说世界,并不是在说说。  
我们是想明白世界,并不是想明白说。  
从说中看世界,不是从说中看说。  

何谓终极解释呢,没有终止。人并没有获得全部真相,而人和世界又都在变化。  

在一个时刻,能够洞穿时间和空间,你将会获得新的感知。
石猴 2008/04/28 23:17:09 周一
更高明的是,这两种相反的情况,用一个“放”字就包含了,这就像伯牙之“高山流水”,唯一可惜的是,千古以来,竟然罕有知音。本ID这里发前人所未发,也算当一回子期了。
===========
赞同!
石猴 2008/04/28 23:19:14 周一
放于利而行,多怨。”就是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而行,都会产生“多怨”的结果。其实,现在的人对于这句话,肯定会更容易理解。计划经济年代,都是放弃“利”而行,结果是“多怨”;而市场经济年代,放纵“利”而行,结果还是“多怨”。这句话的合理与高明之处,从这两个时代的对比中,就不难发现了。
==========
现在很多糊涂蛋,在如今生存的不好,就幻想回到老毛的时代,好像那里就是他们的天堂
真回到老毛的时代,一样的会是怨

就不是明白这个道理,放纵利和放弃利结果都是一样的
石猴 2008/04/28 23:22:05 周一
从一个放字,一个利,越发得感受到中文的美妙和精准,
谁说中文不精准
山西土著 2008/05/06 00:45:52 周二
如此理解,"放"字实在精妙.
十方三生 2008/05/25 13:51:12 周日
这“人不知”社会的总规律,绝对不能放弃或放纵“利”而行,要充分把握其“利”,所谓用其刃而不被其刃所伤。
---------------
bbll 2008/08/23 21:33:06 周六
“齐”模式代表的是对“利”的放纵,而“鲁”模式代表的是对“利”的放弃,这都违背了“圣人之道”善恶并举、文武并重,“一阴一阳、文武之道”的基本原则。
愚蠢的人 2008/09/19 07:31:30 周五
专干的棍
你要求又“射”又“不射”的,难道要“还精补脑”?

(2006-10-30 16:19:31) 
这是度的问题,自己琢磨去
哥舒焱凤 2008/09/26 15:53:08 周五
真正牛的解释
哥舒焱凤 2008/09/26 15:56:41 周五
老师是将见闻学行统一起来的人,和单纯的学者角度不同,结论自然不同.
新浪网友 2008/11/27 15:53:10 周四
ddd
五分之一 2009/01/10 11:14:54 周六
棒 真是棒
西北人家 2009/01/17 17:40:07 周六
放于利而行,多怨。”就是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而行,都会产生“多怨”的结果。其实,现在的人对于这句话,肯定会更容易理解。计划经济年代,都是放弃“利”而行,结果是“多怨”;而市场经济年代,放纵“利”而行,结果还是“多怨”。这句话的合理与高明之处,从这两个时代的对比中,就不难发现了。
==========
现在很多糊涂蛋,在如今生存的不好,就幻想回到老毛的时代,好像那里就是他们的天堂
真回到老毛的时代,一样的会是怨

就不是明白这个道理,放纵利和放弃利结果都是一样的
--------
猎人 2009/01/28 20:40:00 周三
放于利而行,多怨........解释的真好
石猴 2009/04/05 13:05:38 周日
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不尽量用这世界上的知识武装自己,是没资格当儒者的。
==
武装是干什么的,不干什么
就是干!
差不多 2009/04/05 13:18:07 周日
哈,在这碰到石兄。
股道瘦马 2009/04/09 02:43:57 周四
“放于利而行,多怨。”就是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而行,都会产生“多怨”的结果。 
珍珠 2009/04/11 10:20:13 周六
 对“利”的放纵与放弃都是不对的
lv 2009/04/22 16:16:31 周三
叹服~~~
乐由心生 2009/05/09 15:42:45 周六
服了!正解!深入学习!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半部都多!
木易 2009/05/28 15:11:58 周四
渐渐懂了一点。
林中草 2009/06/18 15:59:56 周四
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师于古而不泥于古

======================================
高山仰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新浪网友 2009/06/20 14:19:33 周六
慢慢在悟。
新浪网友 2009/07/19 12:22:05 周日
前无古人,也不必古人!高山流水!顶起~!
新浪网友 2009/07/25 15:02:30 周六
新浪网友 2009/08/02 20:19:44 周日
信缠着 2009/08/18 19:29:24 周二
签到
无痕 2009/09/04 15:09:53 周五
不是文言文落伍了!是人的思想落伍了!!!
放,这一字抵万金!!!
莫名 2009/09/10 16:15:10 周四
写的真好啊!叹为观止
身寄虚空 2009/09/21 11:04:07 周一
微言大义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新浪网友 2009/09/24 13:24:19 周四
石猴 理解的太深刻了,武装是干什么?不干什么,就是干。
新浪网友 2009/11/12 18:20:17 周四
迟来的爱,读文章,就感觉缠你在对我们说话。苦口婆心,不知道你费了多少的辛苦。献上一份迟来的爱!  含金石。
新浪网友 2009/11/28 13:18:56 周六
这章写的尤其精彩!
新浪网友 2009/12/12 12:46:31 周六
绝了
中华文明之集大成者
新浪网友 2009/12/19 16:35:31 周六
拜读了
新浪网友 2009/12/21 16:45:03 周一
放于利而行,多怨

精辟!
zhangrp
我非我 2010/01/16 09:35:17 周六
放弃或 放纵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
所以,看到有利可图时,就要去图,以免过了这个时机,而自己生出 后悔没有抓住.
但不能放纵,适可而止,图到了该图到的,就收手.这样才不会被贪婪所占据.

宏图大业 2010/01/20 16:10:16 周三
不知道禅师怎么学的,有高人指点还是自行研究。
美的奇 2010/01/27 15:45:50 周三
绝妙,妙绝!
云天 2010/01/31 07:16:50 周日
极致 弟子拜上
自由之路 2010/02/05 16:57:07 周五
拜读,谢谢缠师。
新浪网友 2010/02/10 23:21:53 周三
反复看。
笑逐颜开 2010/02/27 09:50:11 周六
放于利而行,多怨。”就是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而行,都会产生“多怨”的结果。
笑逐颜开 2010/02/27 09:50:41 周六
“圣人之道”善恶并举、文武并重,“一阴一阳、文武之道”的基本原则。
新浪网友 2010/03/14 23:33:10 周日
cu
尘空斋主 2010/03/16 09:04:53 周二
钦佩
新浪网友 2010/04/03 16:48:38 周六
要实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就绝对不能违背“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人不知”社会的总规律,绝对不能放弃或放纵“利”而行,要充分把握其“利”,所谓用其刃而不被其刃所伤。
新浪网友 2010/05/11 02:06:20 周二
冷茉   敬上
不死的宇宙神龙 2010/05/14 21:52:55 周五
敬上
李丝米 2010/06/02 15:58:12 周三
去年看到博主的博客以后,我犹如发现了新大陆,
原来在当今也有如此美好的东西,从那以后,
只要一上网,我都会来这里,看文章,看留言,自己留言
千汇 2010/06/05 20:41:07 周六

要实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就绝对不能违背“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人不知”社会的总规律,绝对不能放弃或放纵“利”而行,要充分把握其“利”,所谓用其刃而不被其刃所伤。只有这样,才可以有资格谈论对“贫富”诸相的“不相”,否则,连“利”之所向都无所把握,又如何能“不相”其最终结果的“贫富”诸相呢?行“圣人之道”的君子,首先要是“知人”,如果自己都还“不知”,又如何去让“人不知”之相“不相”?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不尽量用这世界上的知识武装自己,是没资格当儒者的。
我真是见到“光”了,能生慧的“光”,谢谢!绝世之妙!
三木林 2010/06/13 14:24:17 周日

放于利而行,多怨。”
==============
也就是说利,不能放纵,也不能放弃。
但孔子只是说了不能放纵,并没有说,也能不放弃,所以后来的人就完全以放弃利来理解这句话,但我们要怪就怪孔子没把话说明白,也许是他自己也只知道要放弃利,而不是去合理的控制利。
但为何,后来的人就不管对与错,都只是单方面的去想问题呢?
这就和孔子的误导分不开了。谁让自己话只说出一半呢?还是孔子自己也只是把问题思考了一半呢?
新浪网友 2010/06/17 19:55:54 周四
老婆心切
日后 2010/06/28 08:22:41 周一

啥为不放,
咋不愠,难啊
力道轮回 2010/06/30 11:03:19 周三
新浪网友 2010/07/03 11:32:44 周六
 “放于利而行,多怨。”就是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而行,都会产生“多怨”的结果。其实,现在的人对于这句话,肯定会更容易理解。计划经济年代,都是放弃“利”而行,结果是“多怨”;而市场经济年代,放纵“利”而行,结果还是“多怨”。
非常中医 2010/07/11 16:48:50 周日
非常中医 2010/07/11 16:48:53 周日
nbjwzhtp 2010/08/05 17:05:17 周四
开启传奇 2010/08/25 14:55:23 周三
这章的确精妙,现在缠的博客早已高居孔男人之前了
沸腾的山 2010/08/26 03:48:08 周四

“放”一字传神!
缠的精解让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缠的境界足可为子期。
沸腾的山 2010/08/26 03:49:21 周四
人有灵魂吗?
有,思想即是人的灵魂。凡体消散,思想留存。感受缠的思想就是感受缠的人。
无论早晚,相逢即是缘。
小屁打屁 2010/09/02 22:30:42 周四

来参拜一下,对"放"的解释真太绝妙了..
小乌龟爬爬 2010/09/08 18:37:53 周三

好,写的好啊
大漠孤鹰 2010/09/27 19:30:04 周一
“利”除了表现为静态的利益,也表现为一种动态趋势性,这里,更多体现出其本义“锋利”来了。------在金融交易里,每个人都应该把这句话记在心里。缠师教化迷茫众生之大德,真乃如来佛现世也。
darkfarluce 2010/10/02 15:06:35 周六
孔子怎么能料到后面五四、六六的灾难,如果现在还是比较熟悉文言文的,理解的就容易很多。字词意思的改变,不是前人能知的,就像“相”。
maxp5130 2010/10/09 23:42:47 周六
通六窍 2010/10/12 11:45:09 周二
“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人不知”社会的总规律
龙威声言 2010/10/12 19:54:22 周二

适者生存  不左不右行中间道  纯自然我
入一道 2010/10/31 23:54:14 周日
知易行难 2010/11/14 14:19:13 周日
跟着啸师学智慧 2010/11/18 12:58:23 周四
知恩报恩 2010/12/16 21:41:21 周四
圣人
新浪网友 2011/02/06 18:27:48 周日
不尽量用这世界上的知识武装自己,是没资格当儒者的。膜拜禅师!
琉璃瓦 2011/02/06 22:41:38 周日
尘空斋主 2011/02/26 12:19:08 周六

境界决定眼界
新浪网友 2011/03/04 00:10:27 周五

感谢缠,阿弥陀佛 !祝福你!
纤羽
努力学缠论 2011/03/07 21:31:59 周一

这一个“放”字解的真是绝啊!
永远的祝福缠师!阿弥陀佛
AKEE 2011/03/09 18:11:54 周三

“行“圣人之道”的君子,首先要是“知人”,如果自己都还“不知”,又如何去让“人不知”之相“不相”?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不尽量用这世界上的知识武装自己,是没资格当儒者的。”

祝缠师安好!
风轻云淡 2011/03/11 22:37:51 周五
学习
新浪网友 2011/03/12 11:25:17 周六
微言大義,了不起!!!
当下承担 2011/03/13 16:20:48 周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pjdpai 2011/03/27 21:53:52 周日

放于利而行,多怨“放”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
有一次,贾岛骑着毛驴在长安朱雀大街上走。他一次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 
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那就是“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比刘栖楚有涵养,他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诗,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各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由此可知古人对用一个字是多么的考究!!
崇拜缠师!
--乌鲁木齐彭泉铭
小李飞刀 2011/04/04 08:59:27 周一
“放于利而行,多怨。”就是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而行,都会产生“多怨”的结果。其实,现在的人对于这句话,肯定会更容易理解。计划经济年代,都是放弃“利”而行,结果是“多怨”;而市场经济年代,放纵“利”而行,结果还是“多怨”。这句话的合理与高明之处,从这两个时代的对比中,就不难发现了。更高明的是,这两种相反的情况,用一个“放”字就包含了,这就像伯牙之“高山流水”,唯一可惜的是,千古以来,竟然罕有知音。本ID这里发前人所未发,也算当一回子期了。
小李飞刀 2011/04/04 09:02:03 周一
行“圣人之道”的君子,首先要是“知人”,如果自己都还“不知”,又如何去让“人不知”之相“不相”?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不尽量用这世界上的知识武装自己,是没资格当儒者的。
行说不得 2011/04/05 11:10:54 周二
  念缠
  
尘缘时空敬畏缠
人际魂灵缠逸绵

 
20110402清明时节感
      竹湖聆
缠中习禅 2011/04/05 16:38:02 周二

论语 读懂小半。请问:
1前文有善人为邦百年,胜残去杀亦可以矣的断句,为什么在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不这么解释,而是善人+教民作为动+名结构并列呢?
2全篇以三亦新解为前提,顺道解释了所有语句,是否存在一种先验性的错误?
3不患和共业可有人解释一下?
菲也非也 2011/04/11 19:25:18 周一
要实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就绝对不能违背“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人不知”社会的总规律,绝对不能放弃或放纵“利”而行,要充分把握其“利”,所谓用其刃而不被其刃所伤。只有这样,才可以有资格谈论对“贫富”诸相的“不相”,否则,连“利”之所向都无所把握,又如何能“不相”其最终结果的“贫富”诸相呢?行“圣人之道”的君子,首先要是“知人”,如果自己都还“不知”,又如何去让“人不知”之相“不相”?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不尽量用这世界上的知识武装自己,是没资格当儒者的。
菲也非也 2011/04/11 19:27:10 周一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不尽量用这世界上的知识武装自己,是没资格当儒者的。

不在资本社会玩转资本是没有资格立足于资本这个社会更没有资格对这个世道指三道四。
我怎么不早些得到恩师的点化呢?
不死的宇宙神龙 2011/04/18 16:44:52 周一
路过 2011/04/20 17:45:58 周三
1
自由之路 2011/04/20 20:18:58 周三

行“圣人之道”的君子,首先要是“知人”,如果自己都还“不知”,又如何去让“人不知”之相“不相”?一事不明儒者之耻,尽量用当今的知识武装自己,谢谢缠师的教导。
祝福您。
随风入夜 2011/05/05 16:12:22 周四

《论语》,中文第一书,不仅仅道理上,连用字这么小的细节上,也可以傲视千古。这个“放”字,绝对算得上“一字而有神”。
=======================
此一字之解即可傲视千古,精彩。
随风入夜 2011/05/06 15:03:09 周五

在“利”面前,所有的道德说教都苍白无力。这种“利”的“贫富”之相的严重对立,使得“富者”因得其“利”而放纵无度,而“贫者”因不得其“利”而不平。就算是一个懦夫,当“利”的“贫富”之相严重对立形成的落差储备到了足够大势能后,懦夫也会成为“勇夫”的。
======================
这是所有当权者应谨记的,强弱之分是相对的。
萤火 2011/05/07 03:26:50 周六
看论语都看得热血沸腾呀!一定要找时间好好静心细读!前提是尽快于金钱而自由!
想参禅的孩子 2011/05/13 09:17:29 周五
这一章,七个字,没一个难字,但千古以来,都是错解。所有的解释,基本都按朱熹《论语集注》而来。不能这样说,应该说有历史记载的解释都是错解.
想参禅的孩子 2011/05/13 09:32:05 周五

放弃,放纵.受教了.不知可否用于其余的如欲,情,性等
小坚 2011/06/03 21:05:30 周五
火焰山上令狐冲 2011/07/04 18:25:00 周一
不尽量用这世界上的知识武装自己,是没资格当儒者的。
马大元宝 2011/07/13 16:04:29 周三
宛如梦幻 2011/07/25 13:54:11 周一
子曰:苦等2000年,伯牙遇子期,无憾矣~放字此解,增聋发聩!
水蛭went8 2011/08/07 09:26:41 周日
在线不? 09时25分
洗心革面 2011/08/15 16:50:02 周一
学习了,缠师。
东方朔远 2011/09/22 17:53:48 周四

衷心讚歎,這篇真好!!!!!

古文之魅力。
新浪网友 2011/10/03 00:36:10 周一
放于利而行, 而怨
---谁,干什么?
在<论语>里,并没有说如何做.无论是纵,还是逐,都是做的一种.无论如何做,只要有放,结果都是"而怨".放是一个副词.是表示达到了"干"的极限.
谁,就是"人不知",这句话用大白话说就是,
只要是人不知,尽自己的极限去干和利益相关的事,结果就是而怨.
孔子把事情发展的起点,过程和结果说的很清楚了.孔子说的是一个事情的生长框架.
缠师永恒.
阳光荷官 2011/10/06 20:43:25 周四
海基德 2011/10/10 18:26:33 周一
留下脚印,继续前行
godyde 2011/10/11 00:33:01 周二

刑不上代夫 礼不下庶人。
我现在还没看后面的解说,看到有看客以这句话反驳,我估计又会被禅师后面的解说顺带一巴掌给拍到泥土里去。(是顺带拍,要禅师举起手专门拍一下可能都兴趣不大)。
我斗胆在这里自解 。其意思是: 不会因为对象是大夫就不刑,(大夫不是凌驾于刑上的人),礼 不会因为对象是庶人就不礼。
也许我的不对,单起码不会是 对大夫无论怎样都不会用刑,对庶人无论怎样都不会用礼这种被白话文强奸出来的意思。
醉胆孤峰 2011/10/24 16:43:19 周一
试看百年内,中华思想领域何人能出缠师之右。
pjjsghr 2011/11/28 18:30:40 周一
祝福缠
AKEE 2011/12/04 15:31:06 周日
祝缠师安好!
Andy 2011/12/20 10:19:36 周二
要实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就绝对不能违背“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人不知”社会的总规律,绝对不能放弃或放纵“利”而行,要充分把握其“利”,所谓用其刃而不被其刃所伤。只有这样,才可以有资格谈论对“贫富”诸相的“不相”,否则,连“利”之所向都无所把握,又如何能“不相”其最终结果的“贫富”诸相呢?行“圣人之道”的君子,首先要是“知人”,如果自己都还“不知”,又如何去让“人不知”之相“不相”?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不尽量用这世界上的知识武装自己,是没资格当儒者的。
----------------------
“充分把握其利”“首先要知人”,至今不得其要领呀,可惜了,没有缠师解惑了,哎!
大漠孤鹰 2011/12/24 20:28:07 周六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关劳锁。如今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用心学习感悟缠师留下的这一旷世明珠,原来做人是需要被人所点化的,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复读留记。留下前行的脚印,只是为了记得来时的路。网上一宝地,悟者自留恋。
那一抹淡淡的蓝 2012/01/23 15:04:57 周一
土土 2012/02/16 12:19:17 周四

文史哲学,学习,谢谢!
无话可说!
无论缠君身在何处,祝一切顺利
继续修炼。。。

既然不按“利”行事,又何来放纵?而“放纵”意味着惟利是图、放纵而行。既然是惟利是图,就谈不上“放弃”了。“放弃”的不能“放纵”,“放纵”的就不“放弃”,放弃利益和放纵利益,两个极端,怎么能同时出现在“放”的解释里?其实,正是这“放”字包含了这表面上相反的两个意思,才使得这“放”字成为诗眼而不可更改。《论语》,中文第一书,不仅仅道理上,连用字这么小的细节上,也可以傲视千古。这个“放”字,绝对算得上“一字而有神”。
新浪网友 2012/02/26 09:17:27 周日
新浪网友 2012/02/27 12:46:07 周一
祝福缠师!wyj
小狐狸 2012/03/10 10:13:39 周六

太精彩了!!果然比股票理论NB太多了。
禅师此生真是够本了,五体投地~
新浪网友 2012/03/24 00:56:27 周六

缠禅高明
我老时忘记mm 2012/03/26 10:57:38 周一
死了,留下的论语,估计没有颜回了…
新浪网友 2012/04/09 21:13:02 周一

刑不上代夫 礼不下庶人。
我现在还没看后面的解说,看到有看客以这句话反驳,我估计又会被禅师后面的解说顺带一巴掌给拍到泥土里去。(是顺带拍,要禅师举起手专门拍一下可能都兴趣不大)。
=============
真幽默!笑死我了。顺带拍到泥土里去。
有无意义 2012/04/21 17:27:29 周六
半个坏月亮 2012/04/29 14:36:55 周日
缠师安好
太极此间乐 2012/07/21 14:54:51 周六
缠师,共和国大将之子,自幼博览群书,功底深厚……
新浪网友 2012/08/31 08:20:23 周五
作者:风一样的爷 回复日期:2006-11-3 19:14:07  回复   
    作者:zhangxing6249 回复日期:2006-11-3 18:38:46  回复 
  计算机 易经两千年前就给出了说明

  异曲同功。。。。。。。。。。

  中国人的大脑里是不是都是浆糊 

 
======
    支持牛女,楼上说得不对,利的问题古代和现在一样,和计算机可不一回事。 
新浪网友 2012/08/31 08:21:13 周五
作者:风一样的爷 回复日期:2006-11-3 21:09:12  回复     作者:不吃萝卜 回复日期:2006-11-3 20:07:17  
    老祖宗说过阴阳,今天的人就觉得当时会了2进制~
  ==========
    怎么上面的人都是死脑袋?2进制和利一回事?没有2进制,一样存在利的问题。 
新浪网友 2012/08/31 08:22:33 周五
作者:我的我是我 回复日期:2006-11-3 22:14:11  回复   作者:不吃萝卜 回复日期:2006-11-3 20:07:17  
    老祖宗说过阴阳,今天的人就觉得当时会了2进制~
  ==========
  脑子进水????????????一样吗?????????????????????????? 
新浪网友 2012/08/31 08:22:55 周五

者:缠中说禅 回复日期:2006-11-4 08:45:40  回复   
    不是古人不能通俗明白,而是被日本人强奸生出来的白话文虐种割裂了中国文化!所以现在的中国人只看懂外国河的月亮,自己头上月亮反而看不到了。 
新浪网友 2012/08/31 08:24:04 周五

作者:缠中说禅 回复日期:2006-11-4 08:48:11  回复   
    作者:天地微尘 回复日期:2006-11-3 22:40:38  回复 
  一句话竟然带来这样一大堆的注解
  这就充分说明中国的知识为什么没有什么用了
  也说明那些所谓的知识分子于民生无益了

  最先说这句话的人为什么要这样晦涩不明
  不是他的表达有问题
  就是我们的汉字有问题
  难道他不可以通俗明白的把他的意思说出来么 

    ======
    自己数典忘祖,反而污蔑古人,人,不要太无极了。 
新浪网友 2012/08/31 08:26:30 周五

作者:缠中说禅 回复日期:2006-11-5 21:55:16  回复   
    
    不能以古为今用的实用论来解释,从文本出发,该怎样就怎样。伟大的思想总是穿越时空的,自然有现实的意义。 
新浪网友 2012/08/31 08:27:41 周五
作者:我的我是我 回复日期:2006-11-6 00:13:37  回复   者:专斩文痞 回复日期:2006-11-5 23:03:08  
    暴戾
    强淫
    故作威武状
  =====
  你脑子进水啦~!!!!!!!!!!!! 
新浪网友 2012/08/31 08:28:58 周五

作者:缠中说禅 回复日期:2006-11-6 17:02:12  回复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新浪网友 2012/08/31 08:30:26 周五
作者:缠中说禅 回复日期:2006-11-6 17:02:12  回复   
    作者:炼铁设备 回复日期:2006-11-6 14:07:19  回复 
  作者:缠中说禅 回复日期:2006-11-5 21:55:16  
    不能以古为今用的实用论来解释,从文本出发,该怎样就怎样。伟大的思想总是穿越时空的,自然有现实的意义。
  --------------------------------------------
  古时明月照今人,今时明月照古人。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中子 2012/08/31 16:13:41 周五
5、06/10/30 15:58 [匿名] Q
QIANG REN JIU SHI QIANG
新浪网友 2012/08/31 16:14:36 周五
8、06/10/30 16:32 [匿名] 王东坡
彻底服了。
新浪网友 2012/08/31 16:14:49 周五
10、06/10/30 17:26 [匿名] MM
拜读,真个解释太好了。
新浪网友 2012/08/31 16:15:07 周五
14、06/10/30 19:36 [匿名] 有风南来
确实有新意,放好板凳,继续听讲。
新浪网友 2012/08/31 16:15:38 周五
23、06/10/30 22:10 [匿名] 罗锅
[匿名] nn 2006-10-30 21:52:39 请教各位:有谁知道楼主这样解释的出处或依据?谢谢===========数学妹妹的独门工夫!!!!!!哪里有什么出处呀??????????????“放”的几种解释,字典用不就有了吗??????????????????????????
新浪网友 2012/08/31 16:16:20 周五
26、06/10/30 22:19 [匿名] 士敏
楼主解释得很好,就是某些看客有失斯文。这里是谈《论语》,不是搞性派对,虽然楼主气度大,不和你们计较,不删你们的帖子,但能不能自觉点,毕竟很多人在看的。
新浪网友 2012/08/31 16:16:46 周五
30、06/10/30 23:28 [匿名] 山在那
不错,学习了。
新浪网友 2012/08/31 16:17:26 周五
33、06/10/31 00:04 [匿名] 泰山松
上面反孔的人,看看司马迁《史记》里对孔子的评价: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新浪网友 2012/08/31 16:18:03 周五
48、06/10/31 00:30 [匿名] 哈哈
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不尽量用这世界上的知识武装自己,是没资格当儒者的。要求太高了,还是当超女吧,哈哈。
新浪网友 2012/08/31 16:18:18 周五
50、06/10/31 01:08 [匿名] 司马光
一上来就看到楼上的大放厥词,真倒胃口。这位的理解力很有问题,还攻击这里的其他人,太不地道。违背利益,不按利益行事,和放纵利益,刚好是两个极端,这不很清楚的事情。楼主后面还专门解释了:“计划经济年代,都是违背“利”而行,结果是“多怨”;而市场经济年代,放纵“利”而行,结果还是“多怨”。”还有,你这人不地道的地方就是乱引用楼主的话,楼主从来没说过“不同而同,大不同而大同”,楼主的原话是:真正的“大同”,不是“同而大同”,是“不同而大同”,要“不同”,首先就要成就其“大”。无其“大”,就无其“不同”。无其“不同”,就无其“大同”。是你说的意思?做人要谦虚点,别一上来就把这里的人都打一棍,你以为你是谁?
新浪网友 2012/08/31 16:19:05 周五
55、06/10/31 10:26 [匿名] TTT
有些人的口就是脏
缠中说禅_波理思维 2012/09/12 09:13:20 周三
怀念缠师,让我来继续缠师的更新,缠粉们一起来努力吧!
新浪网友 2012/10/08 15:25:22 周一
解释得真好
新浪网友 2012/10/08 15:26:11 周一

世无双
新浪网友 2012/12/12 15:59:02 周三
新浪网友 2012/12/22 15:02:41 周六
m
林辉 2013/01/01 15:07:11 周二
祝福 学习
Yesy 2013/01/05 08:55:21 周六
“放”字乃一字有神,放弃、放纵的两个极端,这点和做人、做事的两个极端一样,必须找到平衡点,利是相对的:富者不要放纵利、贫者不要放弃利。
中子 2013/01/13 17:39:51 周日


    这一章,七个字,没一个难字,但千古以来,都是错解。所有的解释,基本都按朱熹《论语集注》而来。朱熹认为:“放,依也。”按这解释,“放”就发上声了。而后来所有的解释基本都成了“如果一切行事以求利为目标,就容易招致他人的怨恨(或自己心中容易产生怨恨)”,最多就把“放”解释为“放纵”,基本意思还是一样的,就是把“利”当成恶的,或者是引发“怨”的事情。

而实际上,如果“放”真的就是“依”,那为什么不直接用“依”?“依于利而行,多怨。”,这样不更清楚?后世论诗有所谓诗眼,好诗的诗眼是不能改的,就像大家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绿”字就没法改,在汉语中,就再也找不到一个字可以替代的。而《论语》时代虽无诗眼一说,但《论语》,中文第一书,里面的用字有着中文第一书应有的准确性与不可更改性。试想,那沐猴而冠的吕不韦纠集些三教九流之人弄了本杂说《吕氏春秋》都敢吹嘘“一字千金”,改一字都不行,又何况这中文第一书的《论语》呢?

    “放”,应该发去声,包含“放弃、放纵”的意思。可能所有人都要问,“放弃”和“放纵”,这两个意思不刚好反了?在这句里,“放弃”意味着不按“利”行事。既然不按“利”行事,又何来放纵?而“放纵”意味着惟利是图、放纵而行。既然是惟利是图,就谈不上“放弃”了。“放弃”的不能“放纵”,“放纵”的就不“放弃”,放弃利益和放纵利益,两个极端,怎么能同时出现在“放”的解释里?其实,正是这“放”字包含了这表面上相反的两个意思,才使得这“放”字成为诗眼而不可更改。《论语》,中文第一书,不仅仅道理上,连用字这么小的细节上,也可以傲视千古。这个“放”字,绝对算得上“一字而有神”。
新浪网友 2013/01/13 17:40:17 周日

 
    “放于利而行,多怨。”就是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而行,都会产生“多怨”的结果。其实,现在的人对于这句话,肯定会更容易理解。计划经济年代,都是放弃“利”而行,结果是“多怨”;而市场经济年代,放纵“利”而行,结果还是“多怨”。这句话的合理与高明之处,从这两个时代的对比中,就不难发现了。更高明的是,这两种相反的情况,用一个“放”字就包含了,这就像伯牙之“高山流水”,唯一可惜的是,千古以来,竟然罕有知音。本ID这里发前人所未发,也算当一回子期了。

    对“利”的放纵与放弃都是不对的,这和上一章所说的“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的精神是一致的。“齐”模式代表的是对“利”的放纵,而“鲁”模式代表的是对“利”的放弃,这都违背了“圣人之道”善恶并举、文武并重,“一阴一阳、文武之道”的基本原则。所以必须要“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最终归于“圣人之道”。而“利”不单单指通常理解的“利益”,“利益”是一个后起义,“利”的本义是“锋利”,在“人不知”的社会,“利益”当然是最锋利的东西,其最终结果就是“贫富”之相。但更重要的是,“利”除了表现为静态的利益,也表现为一种动态趋势性,这里,更多体现出其本义“锋利”来了。

    就算同在“人不知”的社会里,水平也有高低之分。“人不知”必然有“怨”,但“少怨”总比“多怨”好,用现代术语,就是社会矛盾缓和总比社会矛盾激化要好。“放于利而行,多怨。”说的就是“人不知”社会的一个总规律,即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而行,都会使得“怨”增加,都会最终使得社会矛盾激化。而“利”总是相对的,站在“贫富”之相上,对“富”者“利”的放纵,往往就意味着对“贫”者“利”的放弃,反之亦然。

    要实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就绝对不能违背“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人不知”社会的总规律,绝对不能放弃或放纵“利”而行,要充分把握其“利”,所谓用其刃而不被其刃所伤。只有这样,才可以有资格谈论对“贫富”诸相的“不相”,否则,连“利”之所向都无所把握,又如何能“不相”其最终结果的“贫富”诸相呢?行“圣人之道”的君子,首先要是“知人”,如果自己都还“不知”,又如何去让“人不知”之相“不相”?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不尽量用这世界上的知识武装自己,是没资格当儒者的。
背负着奔放 2013/01/22 18:09:15 周二
美啊!
新浪网友 2013/02/02 16:35:50 周六
云浮千秋 2013/02/12 09:14:15 周二
生活中有缠博读,真美。
云浮千秋 2013/03/18 11:03:43 周一

用刀去收割“禾”,意味着得到财富。但这里没说去收谁的禾,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有什么比粮食更重要?说财富是轻的,这是性命攸关的命根子。得到禾,就得到了生的权利。

如果是自己辛勤耕作而收的禾,这是正当的利,如果是别人的禾,你去收割,意味着偷窃、掠夺,这是不当之利,唯利是图的人就是眼里只有禾而不讲规矩的人。

所以易曰:利者义之和也。把利与义联系在一起。就是说要正确的对待利,即不能放弃也不能放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缠解的“放”实在是好。缠教股票之道,就给大家一张锋利的镰,但要获取禾,还需自己辛勤的耕耘。
新浪网友 2013/03/20 16:41:20 周三
“更高明的是,这两种相反的情况,用一个“放”字就包含了,这就像伯牙之“高山流水”,唯一可惜的是,千古以来,竟然罕有知音。本ID这里发前人所未发,也算当一回子期了。”其实禅禅很凄苦。
鱼尾 2013/04/30 14:55:17 周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追随,继续努力。。。。。
学习 2013/05/09 17:29:11 周四
股海偏执狂 2013/05/16 06:09:43 周四
缠师好!
悟缠 2013/06/05 20:31:44 周三
老师乘愿而来,谢谢老师。
祝老师安好。
知道有一天你会回来,即使是转身再来,我们还会再见到你。
zlm8720070 2013/06/07 15:55:03 周五
禅师好!
入市修佛 2013/10/03 08:14:45 周四
 要实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就绝对不能违背“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人不知”社会的总规律,绝对不能放弃或放纵“利”而行,要充分把握其“利”,所谓用其刃而不被其刃所伤。只有这样,才可以有资格谈论对“贫富”诸相的“不相”,否则,连“利”之所向都无所把握,又如何能“不相”其最终结果的“贫富”诸相呢?行“圣人之道”的君子,首先要是“知人”,如果自己都还“不知”,又如何去让“人不知”之相“不相”?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不尽量用这世界上的知识武装自己,是没资格当儒者的。
好   好   好    爽    爽    爽
新浪网友 2013/10/31 22:58:34 周四
淡淡书香淡淡茶 2013/11/17 12:31:42 周日



     观 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 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 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诺密多咒,即说咒曰:揭 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回目录 上一篇 方舟子,手淫贝壳、意淫大海! 上一篇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6) 下一篇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8) 下一篇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8)
资料整理:Lipton. 腾讯微博:@LiptonMilk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