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盘在本ID前期所指出的3424点上下反复震荡,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由于目前的基本面完全不配合,因此有力度的行情一直不能真正走出来,只能维持一种弱市震荡的局面。这种震荡的局面,最终的结局无非两种,就是逐步震荡走强然后寻机向上突破,或者就是干脆再狠砸一个空头陷阱,快速下跌后进而再迅速回拉重新回到该震荡平台蓄势走强。
无论市场最终采取何种选择,最终在根本意义上,不过都是要以目前的平台为基准展开新的行情。因此在这共同点上,反而说明了目前平台的技术意义。现在需要探讨的是,该平台最终确认后走出的行情的级别问题,因为,实质上,根据最严格的技术分析,还存在三种可能的走势变数。
上海指数,从6124点开始,共出现两个不同级别的有技术意义的反弹。第一级别是4778点到5524点的所谓跨年度行情,而第二级别是那次在年线附近进行争夺的走势,具体的范围是4196点到4695点。因此,这三种可能的变数就是:一、第二级别力度的反弹;二、第一级别力度的反弹;三、超第一级别力度的反弹。
显然,这三种反弹的力度是逐级加大的。最弱的就是第一种情况。由于从4695点开始的下跌到目前已经进入尾声,因此,其后至少要出现第一种的情况反弹。而在目前基本面上,国家对市场已经完全受制于所谓CPI情结,因此,资本市场本被当成最终牺牲品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一旦这种基本面继续成立,那么,大盘只出现第一种情况反弹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也就是说,后面,我们首先可能只会迎来第一种情况的反弹,其后依然有进一步的下跌去制造新低的必要。而只有当那次新低制造后,大盘才可能出现第二或第三种情况的走势。至于这个新低的范围最终出现在2500点到2700点内甚至更低,都不是一件太奇怪的事情。
其实,以前已经明确说过,上海指数的走势完全可以参照深圳成分指数的历史走势。我们之所以能在去年提前指出6100点的大顶,除了上海指数本身的分析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深圳成分指数的历史走势在1996年到1997年就出现从刚破1000点到6100点的历史性走势,该走势与上海这次的走势吻合具有着极大的可能性,而事实上,这种吻合最终就变成了事实。
深圳成分指数的历史走势从6100点开始快速回落到3000点以下,和这次上海的走势又出现惊人的指示作用,因此,上海的走势最终跌破3000点,站在这种历史走势值得关注的对照上是完全合理的。
当然,历史走势的对照并不一定都完全成立,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最终成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特别这次,和上次的情况在基本面上完全一样,上次是所谓的亚洲金融风暴,政府为应付之,只能把资本市场当成牺牲品。而这次的所谓的次级贷款,都是外围因素引发内部压力,最终的政策选择也是牺牲资本市场,所以,这一切,都成为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了。
注意,目前理解当下的资本市场,一定要彻底明白政府最终抉择中资本市场一定会被当成牺牲品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在前面已经详细分析过了,这是理解当前资本市场的关键所在。
从目前的基本面看,出现第三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而第二种可能性还是有的。上次,深圳通过两年的调整后才出现第三种情况的走势,如果你相信历史,那么,要出现第三种可能性的走势,怎么都要有1年的时间。
当然。分析在本质上涉及预测,并没有任何100%准确的可能,而实际的操作,一定要根据市场的最终选择进行,不能把分析与预测当成市场本身的走势,而后者才是操作所能真正依据的。